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疼痛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文将详细探讨胃癌的疼痛症状及其手术治疗。
胃癌疼痛的特点
持续且逐渐加重的上腹部疼痛:胃癌患者最常出现的疼痛部位是上腹部,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钝痛。随着肿瘤的增长,疼痛逐渐加重,而且持续时间延长。
餐后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餐后疼痛,这可能与食物刺激胃肠道有关。
夜间疼痛:胃癌患者夜间疼痛较白天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夜间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
放射痛:胃癌侵犯周围神经时,可出现放射痛,如背部、腰部疼痛等。
胃癌疼痛的原因
肿瘤直接压迫或侵犯神经:胃癌侵犯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疼痛。
胃肠道梗阻:胃癌导致胃肠道梗阻,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引起疼痛。
胃肠道出血:胃癌患者出现胃肠道出血时,可刺激胃肠道引起疼痛。
肿瘤转移:胃癌细胞可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等,导致相应部位疼痛。
胃癌手术治疗
胃癌根治术:对于早期胃癌,可进行胃癌根治术,即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同时清扫淋巴结。手术方式包括全胃切除术和部分胃切除术。
胃癌姑息手术:对于晚期胃癌,肿瘤已广泛转移,无法根治,可进行姑息手术,如胃肠短路术,缓解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胃癌微创手术:随着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胃癌微创手术逐渐成为主流。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
新辅助化疗:对于部分进展期胃癌,可先进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切除,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
胃癌疼痛的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胃癌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还可使用抗酸药、胃肠动力药等改善胃肠道症状。
内镜治疗:对于部分早期胃癌,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肿瘤,创伤小,恢复快。
放疗:对于部分晚期胃癌,可进行放疗,缓解疼痛,控制肿瘤进展。
心理干预:胃癌患者疼痛明显时,可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疼痛阈值。
总之,胃癌疼痛是其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手术、药物、内镜、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可有效控制胃癌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
随冬侠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