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中如何应用介入手术

2025-02-12 01:31:50       3249次阅读

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大挑战。介入手术作为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不仅能够直接针对肿瘤进行治疗,还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癌治疗中介入手术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胰腺癌介入手术概述

介入手术,又称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皮肤微小切口或人体自然腔道将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胰腺癌治疗中,介入手术主要包括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等。

动脉化疗栓塞(TACE)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胰腺癌的供血动脉,使药物浓度在肿瘤局部达到高峰,同时栓塞肿瘤血管,切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

射频消融(RFA)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60-100℃,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微波消融(MWA)

:通过微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60-120℃,迅速杀死肿瘤细胞。

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介入手术通过微小切口进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疗效确切

:直接作用于肿瘤,能够快速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适应症广泛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介入手术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介入手术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胰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介入手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身体负担,但同时也可能引发新的心理问题。

治疗期待与焦虑

:介入手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一部分,患者对其疗效抱有较高期待,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因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焦虑。

治疗副作用的担忧

:介入手术虽然创伤小,但仍可能出现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对此可能产生担忧。

生活质量的波动

:介入手术能够改善症状,但也可能导致一定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的情绪。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针对胰腺癌患者接受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减轻焦虑和恐惧,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理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介入手术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治疗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绪支持

:为患者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担忧。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帮助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平静。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加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总之,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肿瘤,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带来的挑战,提高治疗效果。

韩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下一篇甲状腺癌患者护理要点
上一篇喉癌的外科手术与放化疗:治疗效果评估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