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睡眠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旨在揭开睡眠呼吸暂停的神秘面纱,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通常每夜发作30次以上,每次持续10秒或更长时间。根据发作时胸腹呼吸运动是否存在,可将其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病例的8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上气道软组织的塌陷,导致气道阻塞,从而引发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打鼾、夜间憋醒、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此外,长期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及时识别和诊断睡眠呼吸暂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目前主要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进行诊断。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波、眼动、肌电、心率、呼吸气流等生理参数,可以准确判断呼吸暂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此外,部分患者还可以进行家庭睡眠监测,以便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等。首先,患者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其次,部分患者可以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等器械进行治疗,通过提供恒定的气流压力,保持气道的开放,从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此外,对于部分合并上气道解剖异常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以纠正气道的狭窄或阻塞。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一方面,肺癌本身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另一方面,肺癌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也可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睡眠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更应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相关并发症。通过多学科的综合评估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揭开睡眠呼吸暂停的神秘面纱,为患者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武强
天津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