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滤泡中心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30%。它是一种相对缓慢进展的疾病,但治疗上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对滤泡性淋巴瘤的基础知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滤泡性淋巴瘤的基础知识
滤泡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是滤泡中心B细胞,这些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参与抗体的产生。在滤泡性淋巴瘤中,这些B细胞发生克隆性增殖,形成肿瘤。滤泡性淋巴瘤的遗传学特征包括BCL2基因的易位,这是其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临床表现
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出现在颈部,其次是腋窝和腹股沟区域。
三、诊断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需要对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四、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
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放疗:对于早期、局部受累的患者,放疗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
化疗:对于进展期或有症状的患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等。
免疫化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靶向治疗:针对滤泡性淋巴瘤的分子机制,一些新药如BTK抑制剂、PI3Kδ抑制剂等正在临床研究中。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高危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潜在的治愈手段。
五、预后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淋巴瘤,但仍然存在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分期、基因表达谱等。总体而言,滤泡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约为70%。
综上所述,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症状和治疗反应。随着新药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郭健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