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PCI的原理、适应症、操作过程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一、PCI的原理及优势 PCI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将特制的球囊或支架送入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恢复血管通畅性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相比,PCI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
二、PCI的适应症 1.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可考虑行PCI治疗。 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心绞痛频繁发作、有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可考虑行PCI治疗。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于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时行PCI治疗可有效恢复心肌血流,降低死亡率。
三、PCI的操作过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禁食、禁饮6-8小时,评估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 2. 穿刺: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处。 3.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 4. 球囊扩张:将球囊导管送至狭窄处,加压扩张球囊,使狭窄处血管扩张。 5. 支架植入:对于扩张后仍有残余狭窄的患者,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进一步改善血管通畅性。 6. 术后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
四、PCI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1. 改善心肌缺血:PCI可直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恢复心肌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2.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ACS患者,及时行PCI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 提高生活质量:PCI创伤小、恢复快,可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4. 减少医疗费用:与传统CABG相比,PCI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总之,PCI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CI将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PCI并非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血管病变特点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冠心病患者应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陈华
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心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