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治疗经历了从早期的姑息性手术到现代的根治性手术的发展。早期由于诊断手段和对胃癌生物学行为了解不足,手术通常只能进行姑息性切除,即仅切除部分肿瘤以缓解症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对胃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手术技术得到提升,从开腹手术发展到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机器人辅助手术则提供更精准的操作和更好的视野,尤其适用于复杂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胃癌手术范围也得到拓展。传统的手术包括全胃切除或近端胃切除,但随着对胃癌生物学行为和淋巴结转移模式的深入理解,手术医生尝试更精细化的区域淋巴结清扫。个体化的手术策略旨在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例如,对于早期胃癌,可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以保留更多胃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
胃癌手术的辅助治疗也不断发展。术前辅助治疗如化疗或放疗已证实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术前化疗有助于肿瘤降期,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术后辅助治疗有助于清除残留微小病灶,降低复发风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手段,在辅助治疗中显示出潜力,尤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
胃癌手术治疗面临诸多挑战。胃癌早期诊断率不高,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胃癌的异质性导致不同患者对手术反应存在差异,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研究热点。胃癌细胞的分子分型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指导个体化治疗。手术并发症控制和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也是临床医生关注重点。优化手术技术、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开展患者教育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胃癌手术治疗研究将注重精准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整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标志物信息,更准确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指导手术方案选择。基因检测可识别对特定化疗药物敏感的肿瘤,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跨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等,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治疗服务。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确保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的每个环节得到最佳管理。
总之,胃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为患者带来新希望。手术技术进步和辅助治疗策略优化有望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医学界、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开展患者教育和支持,期待未来更好地战胜胃癌。
杨清乐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