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但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在胆管癌中的研究逐渐深入,为胆管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从术后营养指导的角度,对胆管癌靶向治疗进行科普解析。
一、胆管癌概述 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恶性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但其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胆管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胆结石、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因素有关。
二、FGFR基因突变与胆管癌 FGFR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包括FGFR1、FGFR2、FGFR3和FGFR4四个亚型。FGFR基因突变可导致FGF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研究发现,FGFR基因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是胆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三、胆管癌靶向治疗进展 针对FGFR基因突变的胆管癌,已有多种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目前,已有多种FGFR抑制剂获批上市,如infigratinib、pemigatinib等,为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四、术后营养指导 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以下是胆管癌术后营养指导的主要原则:
能量和蛋白质需求:术后患者应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促进伤口愈合。建议每日摄入25-30kcal/kg体重的能量和1.2-1.5g/kg体重的蛋白质。
脂溶性维生素补充:胆管癌术后患者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建议适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相关并发症。
膳食纤维摄入: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慢,应适量摄入膳食纤维,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建议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
避免高脂肪食物:术后患者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建议避免高脂肪食物,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减少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
合理饮水: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促进胆汁分泌。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2500ml。
少食多餐:术后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建议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每日5-6餐。
五、总结 胆管癌靶向治疗为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术后营养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胆管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胆管癌靶向治疗的研究仍在不断进展,期待未来有更多的靶向药物上市,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梁明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