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因此,掌握冠心病患者的急救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发作的识别
冠心病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这些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常见的症状包括:
胸痛
:这是冠心病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
胸闷
:感觉胸部憋闷,好像有重物压迫,通常与胸痛同时出现。
呼吸困难
: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活动后。
出汗
:由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
恶心和呕吐
:心肌缺血引起的不适感可能引发恶心和呕吐。
晕厥
:严重的心肌缺血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引起晕厥。
一旦识别出上述症状,尤其是胸痛,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寻求医疗帮助。
急救措施
立即停止活动
:让患者立即停止所有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这对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心肌进一步损伤至关重要。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片,可以立即舌下含服,以缓解胸痛。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流量,从而缓解症状。但要注意,如果服用后症状没有缓解,应立即就医。
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保持冷静
:家属和患者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紧张和焦虑会加重心肌缺血,影响治疗效果。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以便向医护人员提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快速就医
冠心病患者一旦发生急性症状,应迅速前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检查,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迹象。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
影像学检查
:如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旨在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凝固,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介入治疗
:如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等,以恢复血流。介入治疗通过在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恢复血流,缓解心肌缺血。
外科手术
: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搭桥手术通过将健康的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上,绕过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恢复心肌的血供。
预防复发
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限制饮酒、健康饮食、定期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从而减少复发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危险因素会加重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监控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复发。
心理支持
:冠心病患者可能会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对预防复发也有帮助。心理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心理支持和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冠心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应了解急救策略,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同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减少冠心病的复发和并发症。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
马宁
长治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