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的隐形威胁

2025-01-31 05:57:28       16次阅读

骨肉瘤,医学上称为成骨肉瘤,是一种主要侵袭骨骼生长板区域的恶性肿瘤,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骨肉瘤的疾病原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隐形的骨骼健康威胁。

骨肉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长板区域的细胞异常增殖等多个方面。生长板是长骨两端的生长区域,负责骨骼的纵向生长。在这个区域,软骨细胞逐渐被骨组织替代,形成骨骼。骨肉瘤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异常,导致肿瘤细胞直接产生骨样组织或类骨组织。

骨肉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占据一定比例。据统计,骨肉瘤约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5%,而在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占比更高。骨肉瘤的发病高峰年龄为10-20岁,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骨肉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长骨的末端,尤其是股骨(大腿骨)、胫骨(小腿骨)和肱骨(上臂骨)。这些部位的生长板区域活跃,易于发生肿瘤。此外,骨肉瘤还可能发生在骨盆、脊柱等其他骨骼部位。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1. 局部肿块:患者可在患处触及到质地较硬的肿块,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大。 2. 疼痛:患者常出现患处疼痛,起初为间歇性,后逐渐转为持续性,夜间疼痛明显。 3. 功能障碍:随着肿瘤的侵袭,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 4. 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骨组织,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骨肉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影像学检查、活检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结果。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和侵犯范围;活检则可直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明确诊断;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实验室指标的升高,提示骨肉瘤的可能。

骨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手段。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主要方法,包括瘤段切除、关节置换等,旨在彻底切除肿瘤,重建骨骼功能。化疗和放疗则用于辅助手术,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骨肉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年龄、肿瘤的部位、分期等。总体而言,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约为60%-70%。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肉瘤的诊疗手段不断完善,患者的生存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总之,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骨肉瘤的疾病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隐形威胁,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守护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健康。

梅孝臣

南阳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肝癌的疾病原理
上一篇肺癌的诊疗方式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