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科普:骨折的家庭急救常识

2025-01-18 14:32:28       28次阅读

骨折的家庭急救常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在日常生活中,跌倒、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都可能导致骨折。如果在家庭中发生骨折,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损伤加重,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护士,我将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科普一下骨折的家庭急救常识。

一、识别骨折的症状

骨折的症状因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以及局部皮肤青紫等。如果怀疑骨折,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初步处理

保持冷静:在面对骨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其因恐慌而加重伤情。

固定患肢:在专业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应尽量固定患肢,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使用木板、硬纸板、衣物等作为临时夹板,将其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处。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冰敷:在骨折初期,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骨折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避免冻伤皮肤。

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开放性伤口,应先进行止血处理。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条压迫伤口,尽量减少出血。注意不要直接按压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三、避免误区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脊柱骨折患者,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不要尝试复位:家庭急救中,不要尝试自行复位骨折部位,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或神经血管损伤。

不要忽视疼痛:骨折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疼痛,不要忽视患者的疼痛感,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四、特殊部位骨折的处理

四肢骨折:对于四肢骨折,可以用夹板或硬物固定患肢,避免移动。上肢骨折时,可以用三角巾将手臂悬挂在胸前;下肢骨折时,可以用两条夹板分别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处。

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患者应尽量保持平躺姿势,避免移动。可以在患者身旁放置枕头或毛巾,保持其头部和脊柱的稳定。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患者应尽量保持平躺姿势,避免头部移动。如果出现意识不清、呕吐等症状,应尽快送医。

五、后续处理

在完成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及时报告给急救人员。

六、预防骨折

注意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应加强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锻炼和营养摄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等疾病,降低骨折风险。

结语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家庭急救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损伤加重,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骨折急救常识,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刘佩

安徽省立医院西院

下一篇乳腺超声及乳腺X线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上一篇鼻咽癌和口咽癌的区别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