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病

2025-01-29 11:25:29       3276次阅读

什么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它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与多种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危害。

一、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

高血压病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和小动脉痉挛有关。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导致血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小动脉痉挛则是由于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腔进一步缩小,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硬化的细、小动脉因管壁脆弱,常易局部扩张形成微小动脉瘤。这种动脉瘤直径仅0.05~2毫米,呈多发性,在脑出血病例中其发生率高达60%~90%。这些微小动脉瘤常可由于各种诱因的影响使血压骤然升高而破裂出血。

小动脉痉挛:由于脑内细、小动脉长期痉挛和硬化,使局部脑组织缺血,酸性代谢产物聚集,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上血管内压力较高,也可造成漏出性或破裂性出血。

血管结构异常:脑出血多发生在大脑基底节区域的原因,是因为供应这一部位血液的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在大脑中动脉压力较高的血流作用下,使已有病变的豆纹动脉容易发生破裂。

二、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压升高:这是高血压病最直接的表现。正常成人的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当血压持续升高超过这一标准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头痛、头晕:高血压病患者常常会感到头痛、头晕,尤其是在血压骤然升高时,这种症状更为明显。

心悸、胸闷:由于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视力模糊:高血压病还可能影响视网膜血管,导致视力模糊,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失明。

三、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身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狭窄,甚至破裂出血,导致脑卒中发生。

心脏病变:高血压病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引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病变。

肾脏病变:高血压病会损害肾脏血管,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引发肾功能衰竭。

眼底病变:高血压病会影响视网膜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四、结语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了解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压,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和并发症风险,保护我们的健康。

汝涛

天津市肿瘤医院

下一篇贝伐珠单抗是化疗药吗
上一篇肝癌的分期分型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