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抗血管”治疗肝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5-02-04 15:52:26       38次阅读

“免疫+抗血管”治疗肝癌:关键注意事项与临床指导

在肝癌的治疗领域,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免疫+抗血管”的联合治疗方案逐渐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新希望。这一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并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有效遏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然而,患者在接受此类治疗时,也需特别注意一系列关键问题,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及安全性的保障。

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

在接受“免疫+抗血管”治疗之前,全面的病情评估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心肺功能以及肿瘤的具体情况,包括大小、位置、分期等。特别是对于计划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史、既往治疗反应等,以避免治疗禁忌症的发生。此外,对于存在重大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型心律失常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应谨慎评估其耐受性,必要时采取预处理措施。

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

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联合应用,虽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包括皮肤、胃肠道、内分泌、肺、肝及神经系统等。

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严重时可出现大疱性皮炎。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或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胃肠道反应: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为常见。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纤维或含有乳糖的食物,特别是乳糖不耐受者。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或使用止泻药物。 内分泌损伤:主要影响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等内分泌器官,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乏力、头晕及脱发等症状。患者需定期监测内分泌指标,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或调整免疫治疗方案。 肝毒性:包括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患者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 肺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特别是对于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格外注意,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神经系统毒性: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表现为肌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类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但严重,需及时就医进行神经内科评估和治疗。

三、治疗后的随访与调整

治疗结束后,患者仍需保持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的监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评估肿瘤的变化情况。

在随访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四、生活方式的调整与心理支持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支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膳食结构以及适量的体能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及家属应积极参与心理干预,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霉变、腌制、熏烤等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此外,患者还应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五、结语

“免疫+抗血管”治疗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然而,患者在接受此类治疗时,也需特别注意治疗前的全面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测以及治疗后的随访与调整。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相信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陈保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

下一篇肿瘤患者的心态治疗
上一篇胰腺癌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