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的新希望
肺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复杂的病理机制及多样的临床表现,使得治疗一直充满挑战。然而,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策略,特别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免疫治疗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一、肺癌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区分自体与异物,并对潜在的病原体进行有效清除。在癌症中,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攻击,免疫治疗即旨在重新激活这个失效的过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阻断抑制信号,恢复T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PD-1抑制剂,如信迪利单抗,通过抑制PD-1和PD-L1的相互作用,使T细胞重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二、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单独使用免疫治疗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免疫治疗可以作为单一疗法应用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群体。此类患者因高度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被纳入适应证。
联合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不仅单独有效,也可与化疗、放疗或其他靶向治疗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新辅助治疗研究中,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早期NSCLC也展现了促进肿瘤下降的潜力。
三、免疫治疗的挑战与管理
患者选择的重要性
虽然免疫治疗显著提升了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从中受益。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精确选择适应治疗的患者群体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发展,为识别不同患者群体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引。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监测
作为一项前沿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往往伴随一定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这些不良事件可能包括皮肤、消化系统到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个别情况下,严重的不良事件需要紧急干预和特异性治疗。
四、结语
肺癌的免疫治疗代表了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变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开启了不对称挑战肿瘤的崭新篇章。这一疗法不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展示了长远疗效,还为尚未收益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愈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生物标志物的理解增强,免疫治疗有望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
撰文者:冉坤灵
广元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