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介入治疗的科普

2025-01-31 07:29:03       34次阅读

肿瘤介入治疗:微创技术的前沿探索

在现代医学中,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微创手段直接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以及在肝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一、肿瘤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肿瘤介入治疗的核心在于通过影像学技术的引导,利用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与传统的手术切除不同,介入治疗通常不需要大面积的切开皮肤和组织,而是通过细小的穿刺针或导管进入体内,直接到达肿瘤部位进行治疗。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提高治疗的精准度。

二、肿瘤介入治疗的主要技术

经皮穿刺技术:这是肿瘤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医生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皮肤直接穿刺进入肿瘤部位,进行药物注射或物理消融。常见的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

血管内介入技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通过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治疗。医生通过导管将治疗药物或栓塞材料直接送达肿瘤供血动脉,从而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技术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放射性栓塞术等。

影像引导技术:影像技术在肿瘤介入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CT、MRI、超声等影像设备,医生能够实时监测和引导治疗过程,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三、肿瘤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脏的解剖位置和功能特点,传统的手术治疗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肿瘤介入治疗在肝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肝动脉,能够有效地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射频消融术:对于早期或小体积的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能够直接破坏肿瘤细胞,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

放射性栓塞术:这种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微球注入肝动脉,利用放射性物质的局部辐射效应,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该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多发性肝癌患者。

四、结语

肿瘤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精准的治疗手段,正在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通过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技术,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肿瘤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何洋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下一篇胃癌合理用药
上一篇肝癌与乙肝有直接关系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