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急症:脾破裂
在腹部创伤的领域中,脾破裂是一种极为凶险且需要紧急处理的状况。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和储血器官,一旦发生破裂,可能迅速引发严重的后果。本文将深入探讨脾破裂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其紧急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公众对这一急症的认识和警觉。
一、脾脏的功能与结构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部,是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负责过滤血液、储存血液和免疫监测。它通过清除老化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此外,脾脏还参与免疫反应,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帮助机体抵御感染。由于其丰富的血液供应和脆弱的组织结构,脾脏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极易发生破裂。
二、脾破裂的病理机制
脾破裂通常由直接的腹部创伤引起,如交通事故、跌倒或运动损伤等。外力作用下,脾脏的包膜可能撕裂,导致内部组织破裂,血液迅速流入腹腔,形成内出血。此外,某些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等也可能导致脾脏肿大,增加破裂风险。脾破裂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刻破裂和延迟破裂。即刻破裂发生在创伤后立即出现,而延迟破裂则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后才表现出症状。
三、脾破裂的临床表现
脾破裂的症状因出血量和速度而异。典型症状包括左上腹部剧烈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Kehr征),伴随恶心、呕吐和腹胀。由于大量内出血,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和出冷汗。严重者可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脾破裂至关重要。
四、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波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工具,能够快速评估脾脏损伤程度和腹腔内出血情况。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也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出血状态。
治疗方面,轻度脾破裂可通过保守治疗,即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输血和补液等支持疗法,促进自愈。然而,严重破裂或持续出血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干预。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脾切除术,即完全切除脾脏。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部分脾切除术和脾修补术逐渐成为可能,能够在保留部分脾功能的同时,控制出血。
五、脾破裂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脾破裂的关键在于避免腹部创伤,尤其是在高风险活动中,如驾驶、运动等,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此外,患有脾脏疾病的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脾脏大小和功能,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康复同样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同时,定期复查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确保无并发症发生。
结语
脾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了解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公众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一急症,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白雪峰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