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日:了解肥胖,科学减重,拥抱健康
一、中国肥胖日的由来 近年来,肥胖问题在中国愈发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醒人们关注肥胖问 题,提高公众对肥胖危害的认识,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于 2018 年倡议将每年的 5 月 11 日设立为“中国肥胖日”。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科普宣传、健 康教育、专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肥胖的危害,掌握科学的减重方法,共同应对肥胖 问题。
二、肥胖的定义与标准 肥胖是指机体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量,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的一种状态。肥胖 的判断标准通常采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BMI 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 ²。在中国,正常成年人的 BMI 范围应为 18.5-23.9,BMI 在 24-27.9 之间属于超重,而 BMI 超过 28 则被认为是肥胖。
三、肥胖人群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肥胖不仅影响外观,更是一种慢性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密 切相关。因此,肥胖人群应正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积极寻求专业医生 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减肥的信心,避免盲目减 肥或采取极端减肥方法。
四、科学合理减肥 1. 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 纤维和营养的食物摄入。适当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2. 增加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跑步、游泳、健身等,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同时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素 质。 3.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内 分泌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五、肥胖带来的潜在风险与不良影响 肥胖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此外, 肥胖还可能增加患癌症、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的风险。这些疾病不仅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六、减肥后的获益 通过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法,肥胖人群可以有效减轻体重,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减肥后可以降 低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肥还可以增强自信心,改善心理状态, 让人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雷俊哥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