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胆道肿瘤系统治疗新进展与合理用药
近年来,胆道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 BTC)作为一类高恶性度的消化系统肿瘤,其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东南亚及我国部分地区。晚期胆道肿瘤因其确
诊时多已进展至不可手术切除阶段,治疗难度极大,预后极差,5 年生存率远低于 5%。
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晚期胆道肿瘤的系统治疗策略正逐步
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晚期胆道肿瘤的治疗现状
1.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尽管手术切除是胆道肿瘤获得治愈的最佳方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
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部分晚期患者,肝移植术虽可考虑,但受限于供体稀
缺、手术风险高及术后长期生存率低等因素,难以广泛推广。
2. 化疗的基石作用
目前,晚期胆道肿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仍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为主。这一方案在临床实
践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总体效果仍不理想,患者生存期有限。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
探索新的化疗组合,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白蛋白紫杉醇的三药联合方案,以及伊立替康
脂质体联合 5FU/LV 等,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二、晚期胆道肿瘤治疗的新进展
1. 免疫治疗的崛起
免疫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领域,在晚期胆道肿瘤中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PDL1 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尽管免疫单药治疗在晚期胆道肿瘤中的疗效有限,但联合化疗戒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方案已显示出显著优势。例如,KEYNOTE158、TOPAZ1 和
KEYNOTE966 等研究均表明,免疫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2. 靶向治疗的精准打击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胆道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FGFR、
HER2 等基因变异在胆道肿瘤中较为常见,针对这些靶点的抑制剂如培米替尼、
Infigratinib 等已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例如,FIGHT202 研究显示,
培米替尼在携带 FGFR2 融合戒重排的晚期胆道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
(ORR)和中位生存期(OS)。这些研究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未来靶
向治疗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
面对晚期胆道肿瘤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传统的化
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外,放疗、介入治疗等手段也在不断探索中。通过多学科协作
(MDT),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
生活质量。
三、合理用药的实践指导
1. 精准检测,明确靶点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 FGFR、HER2 等可治
疗的靶点。这有助于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实现精准治疗。
2. 权衡利弊,合理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检测结果及药物的安全
性、有效性等因素。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二线戒三线治疗方案,
避免过度治疗戒治疗不足。
3. 动态监测,及时调整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出现耐药戒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更换药物戒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4. 关注生活质量,加强支持治疗
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受到严重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营养状况及疼痛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结语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晚期胆道肿瘤的系统治疗策略正逐步走
向多元化和精准化。通过合理用药、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我们
有理由相信,未来晚期胆道肿瘤患者的预后将得到显著改善。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需
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谢琳
云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