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与分期:科学解析与临床路径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作为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诊断和分期对于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从DLBCL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分期系统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这一复杂疾病的诊断与分期过程。 一、DLBCL的病理特征 DLBCL起源于成熟的B淋巴细胞,以快速生长和浸润性生长为特征,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之一,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在组织学上,DLBCL表现为异质性、高度增殖的B细胞克隆,这些细胞形态多样,核型复杂,且常伴有多种遗传学异常。 二、DLBCL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DLBCL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发热、盗汗、体重减轻(B症状)、疲劳乏力、呼吸困难或咳嗽(如淋巴瘤影响胸部区域)、腹痛或胀气(如淋巴瘤影响腹部)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异常增多、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等指标异常。 影像学检查:X光、CT扫描或PET/CT扫描有助于评估淋巴结及结外器官的受累情况,为分期提供依据。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是确诊DLBCL的金标准。通过切除或穿刺淋巴结取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异常淋巴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检查确定诊断。 三、DLBCL的分期系统 DLBCL的分期主要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淋巴瘤分期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了肿瘤的分布范围、侵犯部位以及是否有结外侵犯等因素,将DLBCL分为四个阶段: I期:肿瘤局限于一个淋巴结区域或单一结外器官。 II期:肿瘤累及横膈同侧的两个或多个淋巴结区域,或局限于一个结外器官并伴有邻近淋巴结受累。 III期:肿瘤累及横膈两侧的淋巴结区域,或同时伴有淋巴结和结外器官受累。 IV期:肿瘤侵犯淋巴结以外的多个结外器官,或单个结外器官侵犯伴有远处淋巴结受累。 此外,根据是否存在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DLBCL还可分为A组和B组,其中B组预后较差。 四、总结与展望 DLBCL的诊断与分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为DLBCL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未来,期待在多方共同努力下,DLBCL的诊疗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钱劼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