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科学治疗,守护脊柱健康 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这一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它主要影响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时可导致脊柱畸形和强直。面对这一挑战,科学、系统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旨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防止结构损伤,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认识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但女性患者也不容忽视。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腰骶部隐痛不适、晨僵,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脊柱活动受限、驼背畸形,甚至影响到心肺功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控制疾病进程至关重要。 二、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并非单一手段所能及,而是需要风湿免疫科、骨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紧密合作,制定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作为一线治疗药物,NSAIDs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晨僵,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胃肠道等副作用。 生物制剂:包括TNFα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对于中重度AS患者,特别是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者,生物制剂能显著改善病情,减缓疾病进展。 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灵活性。 康复训练则强调保持正确的姿势,进行脊柱和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练习,预防或减轻畸形。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脊柱畸形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脊柱矫形手术。手术旨在改善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后仍需继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 AS患者常伴随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专业治疗外,患者自身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卧,都应尽量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 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适量运动:游泳、瑜伽等低冲击力的运动是AS患者的理想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轻脊柱负担。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不利于病情控制,患者应积极戒烟限酒。 四、定期随访与病情监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疾病活动度、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学会自我监测症状变化,如疼痛加剧、晨僵时间延长等,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五、结语 强直性脊柱炎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患者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患者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公众对AS的认知提升也是关键,以减少对患者的误解和歧视,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郭金栋 石家庄平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