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史:HR+/HER2-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对女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乳腺癌的多种亚型中,HR+/HER2-(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早期乳腺癌占比最高,达70%左右。这类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因此,内分泌治疗在HR+/HER2-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史,并重点分析HR+/HER2-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实际指导。 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史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医学家们尝试通过切除卵巢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控制晚期乳腺癌的进展。这一开创性的尝试标志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先河。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雌激素受体的发现和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他莫昔芬)的应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才真正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内分泌治疗药物不断更新升级,从最初的抗雌激素制剂,到后来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类似物)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或阻断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的结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特别是近年来,CDK4/6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为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二、HR+/HER2-早期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预后评估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淋巴结受累情况、肿瘤大小、肿瘤分级、Ki-67水平、淋巴血管浸润情况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治疗决策。例如,淋巴结阳性、肿瘤较大、高级别肿瘤和Ki-67高表达等均是高危因素,提示患者复发风险较高,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 基因检测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基因表达谱的预后评估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Oncotype DX、MammaPrint、PAM50等基因检测工具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Oncotype DX通过检测21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评估淋巴结阴性患者的10年远处复发风险,并指导是否需要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疗。 复发风险评估模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将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分为低、中、高危三组,基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对于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低危患者推荐接受5年的内分泌治疗,而高危患者则需要在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CDK4/6抑制剂等靶向药物,以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三、规范化随诊随访的重要性 乳腺癌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随访。规范化随诊随访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还可以监测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伴随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随诊随访过程中,除常规检查外,还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绝经状态、子宫内膜增厚情况以及血脂、骨代谢等指标的变化。 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特别是绝经后患者,AI类药物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而绝经前患者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时,也需关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此外,血脂异常也是内分泌治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血脂管理。 四、总结与展望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发展史见证了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更新。HR+/HER2-早期乳腺癌作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亚型,其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应用,我们有望为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史和HR+/HER2-早期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全面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周颖 江门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