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为什么会呕吐

2024-10-16 05:18:33       571次阅读

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手段,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然而,化疗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体内的其他正常细胞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了一系列副作用的出现,其中呕吐是最为常见且让患者深感困扰的副作用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化疗药物导致呕吐的生物学机制,以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全面的理解,并辅助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更好地管理这一副作用。 首先,化疗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快速分裂细胞的毒性作用。肿瘤细胞由于其无限制的增殖特性,成为化疗药物攻击的主要目标。然而,正常机体中也存在一些快速分裂的细胞,如消化道粘膜细胞、骨髓造血细胞以及毛囊细胞。这些细胞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可能出现损伤,尤其是消化道粘膜的损害,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其次,化疗药物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引发呕吐。呕吐中枢位于大脑,其接收来自多个脑区的信号,包括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和呕吐中枢。一些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这些区域,尤其是CTZ,引发呕吐反射。CTZ对多种化学物质敏感,包括5-羟色胺(血清素)、多巴胺、组胺等,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变化均可影响呕吐中枢的活性。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改变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呕吐中枢的功能。 此外,化疗药物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也是呕吐发生的重要原因。胃肠道的正常蠕动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必要条件。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减缓胃肠道的运动,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胃的负担,从而引发恶心和呕吐。这种现象在化疗后尤为显著,因为此时胃肠道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更为敏感。 化疗引起的呕吐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和预期性呕吐。急性呕吐通常在化疗后24小时内发生,其发生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有关。延迟性呕吐则可能在化疗后24至72小时出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持续影响有关。而预期性呕吐是一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呕吐,患者由于对之前化疗经历的不良记忆,对即将到来的化疗产生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状态可以在化疗前或化疗过程中诱发呕吐。 为了减轻化疗引起的呕吐,临床上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使用抗恶心和止吐药物是治疗化疗相关呕吐的主要方法。这些药物包括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等,它们通过作用于不同的受体或途径,抑制呕吐反射。其次,改善化疗给药方式也是减轻呕吐的有效手段。例如,采用口服给药、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以及使用静脉泵控制药物输注速度等,均有助于降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呕吐的发生。此外,采用冷热敷等物理疗法,以及合理的饮食调整,如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等,也有助于减轻呕吐症状。 总结来说,化疗引起的呕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涉及药物的直接作用、神经递质的变化、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入理解化疗呕吐的机制,采取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化疗患者的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也需要医生、护士、药师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化疗期。 毛毳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下一篇化疗为什么会呕吐
上一篇化疗为什么会呕吐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