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实体肿瘤的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切除病灶,但术后恢复过程中的疼痛管理和身体康复同样关键。对于接受过手术的实体肿瘤患者,适量的运动康复不仅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还能显著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揭示运动康复在术后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手术后疼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可能源于手术切口、炎症反应以及神经损伤。通过轻度的运动,如深呼吸练习、柔软的瑜伽动作或渐进式肌肉放松,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从而间接减轻疼痛。这些运动能刺激身体自然的内啡肽分泌,这是一种天然的镇痛物质。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阿片样肽,具有镇痛和愉悦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提升情绪。 其次,运动康复对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强度至关重要。在实体肿瘤保肢术后,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能够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这对于维持日常活动能力以及预防长期并发症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四肢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进行的等长收缩和被动曲伸运动可以逐步恢复关节功能。等长收缩是一种肌肉在不改变长度的情况下产生力量的练习,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而不增加关节负担。被动曲伸运动则通过外力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因为它们需要心脏泵血以满足肌肉活动的需求。这对于那些手术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的患者尤其有利,能够降低因术后久坐不动引发的心肺疾病风险。心肺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耐力和运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日常活动和运动康复。 然而,运动康复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和康复阶段来定制。对于有严重并发症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和可能的风险。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能水平、疾病特点和个人偏好,以确保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康复也涉及到心理层面。参与运动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挑战,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通过自我挑战和成就感,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整体的生活满意度。运动能够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和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这些物质与情绪调节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此外,运动康复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社交互动和支持。参与团体运动或康复项目可以让患者与其他患者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这对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总结来说,实体肿瘤术后运动康复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需要医生、康复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而且是恢复身体健康、增强生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鼓励患者在术后积极投身于有计划的运动康复,将有助于他们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轨道。运动康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运动康复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周勇 宁波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