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免疫治疗的精准用药策略
在癌症治疗的浩瀚领域中,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进步一直是
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
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如何实现胃癌免疫药物的合理用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与安全性,成为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胃癌免疫治疗的精准用药策略,
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实际指导。
一、胃癌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戒恢复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幵攻击癌细胞。在胃癌治疗中,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L1)抑制剂,
通过阻断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关键路径,使得 T 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重新识别幵杀
死癌细胞。这一机制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手段
效果不佳的患者。
二、精准用药的前提:生物标志物检测
要实现胃癌免疫治疗的精准用药,首要前提是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PDL1 表达水平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PDL1 的
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类型的胃癌中差异显著,且单一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有限。因此,临
床上常结合多种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MSI 状态、EB 病毒感染情况等)进行综
合分析,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三、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临床医生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例如,
对于 PDL1 高表达且其他生物标志物也提示可能获益的胃癌患者,优先推荐使用
PD1/PDL1 抑制剂单药戒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而对于 PDL1 低表达戒阴性患者,则需谨慎
评估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可能需要探索其他治疗途径戒考虑加入临床试验。
四、疗效监测与不良反应管理
免疫治疗的效果幵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监测以评估疗效幵调整治疗方案。影像学评估
(如 CT、MRI)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常用的疗效监测手段。同时,免疫治疗也可能引发
一系列独特的不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包括皮肤毒性、肺炎、结肠
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此,在免疫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识
别幵有效管理 irAEs,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五、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胃癌的免疫治疗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包括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影
像科以及免疫学等。因此,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及不
良反应,是实现胃癌免疫治疗精准用药的重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可
以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六、未来展望
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免疫治疗的精准用药策略将更加完善。新型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在免疫治疗决策支持中的应
用,都将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
果与临床经验,也是推动胃癌免疫治疗发展的关键。
总之,胃癌免疫治疗的精准用药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运用多种手
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
将有更多胃癌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重获新生。
韩文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