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预防与治疗:基于疾病原理的科普指南
胃癌,作为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尤 其在我国,更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重灾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饮 食、感染、遗传及环境因素等。因此,了解胃癌的预防与治疗原理,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 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胃癌的病理基础、预防策略及治疗手段三个方面进行科普 介绍。
一、胃癌的病理基础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腌制、熏烤 及霉变食物的摄入,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亚硝酸盐、多环碳氢化合 物、3,4-苯并芘及真菌毒素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损伤胃黏膜,诱发细胞癌变。此外,幽 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物。Hp 感染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化生,最终可能演变为胃癌。
二、胃癌的预防策略
1. 合理饮食:预防胃癌的首要措施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盐、腌制、熏烤及霉变食物的 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比例。这些食物中的抗氧化物质和膳 食纤维有助于保护胃黏膜,降低癌变风险。
2.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戒烟限酒是 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分餐制与公筷使用:减少 Hp 感染的风险,可通过分餐制和使用公筷来实现。对于已感染 Hp 的人群,应及时进行抗 Hp 治疗,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4. 定期体检与筛查:早期胃癌往往无明显症状,或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症状相似, 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体检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胃癌至关重要。特别是高危人群,如 40 岁 以上、有慢性胃病史、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5.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变,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三、胃癌的治疗手段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选择根治性手术 或非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要求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并清扫附近区域的淋巴结;非根治性 手术则可能包括姑息性切除等。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2. 化疗与放疗:化疗和放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疗可控制病情发展,提高 手术成功率,或在病情中晚期时作为姑息治疗手段。放疗则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有助于减
少局部复发和转移。
3.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日益广泛。靶向药物能够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免疫治疗则通 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肿瘤细胞。
4. 综合治疗:胃癌的治疗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 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结语
胃癌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及患者本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普及胃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加强定期体检和 筛查,以及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胃”你健康!
陈玲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