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规范化治疗

2024-09-01 19:43:28       815次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规范化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的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方法及规范化治疗策略,帮助患 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疾病。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等多方面 的信息。

1. 临床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里急后重等。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的 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密切相关。 2.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 降低、白细胞数量增加、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情况。此外,粪便检查也是必要的检 查手段。肉眼可见黏液脓血便,显微镜下可见粪便含有红细胞和脓细胞。这些检查有助于排 除感染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 3. 影像学检查:患者可以进行钡餐灌肠和肠道 X 线检查。医生可以在 X 线下观察患者肠道 的功能和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此外,CT 和 MRI 等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也可 以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依据。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清楚 地发现患者肠道发生的病变情况,判断肠道黏膜是否存在溃疡。同时,结合病理活检结果, 可以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确诊。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总体治疗原则应综合考 虑疾病类型、病变部位、活动程度和疾病行为,强调内镜下黏膜愈合。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 持临床无激素缓解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 药物治疗:

控制炎症反应: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选用 5-氨基水杨酸制剂和柳氮磺吡 啶进行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对于中度及重度患者,如 5-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可选 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只用于活动期的诱导缓解,症状控制后应予 逐渐减量至停药,不宜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及巯嘌呤可用于 5-氨基水杨酸制 剂维持治疗疗效不佳、症状反复发作及激素依赖者的维持治疗。

对症治疗:严重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应补充清蛋白。对于重症有继发感染者,

应积极抗菌治疗,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 2. 手术治疗:

紧急手术指征:并发大出血、肠穿孔、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性结肠扩张,经积极内

科治疗无效且伴严重毒血症者需紧急手术治疗。

择期手术指征:并发结肠癌变,慢性活动性病例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严重影响生活 质量,或虽然用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但副作用太大不能耐受者,可考虑择期手术治疗。手

术方式包括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等。 3. 营养治疗:患者应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钙、镁、锌等 元素。急性发作期或暴发型病例应给予无渣半流饮食,避免冷饮及其他刺激性食物。有牛奶 过敏史的患者应禁食乳制品。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参与 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共同面对这一挑战。

黄向阳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下一篇癌症康复之路:营养强化与心理调适指南
上一篇胰腺癌:挑战癌王的治疗之路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