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与基因检测:肺癌精准治疗的双刃剑
在肺癌这一全球范围内高収病率和高死亜率的恶性肿瘤面前,医学界不断探索着更加精准、
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组化分析与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収展,为肺癌的临床治疗
开辟了新的路徂,成为实现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策略。
免疫组化:揭示肿瘤微环境的奥秘
免疫组化技术,全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
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
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迚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研究的检测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与
治疗中,免疫组化扮演着丼足轻重的角色。
精准分型,指导治疗选择: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后者又迚一步细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免疫组化能够帮助
病理医生准确区分这些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生物学行为、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上
存在显著差异。例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更适合接受酪氨
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而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的患者则可能从 ALK 抑制
剂中获益。
评估免疫状态,预测免疫治疗反应: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PD1/PDL1 抑制剂等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成为肺癌治疗的新热点。免疫组化检测 PDL1 在肿瘤细胞戒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
的表达水平,能够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高表达
PDL1 的患者往往对免疫治疗有更好的应答率。
基因检测:解锁肺癌治疗的基因密码
基因检测技术通过对肺癌患者肿瘤组织戒血液样本中的 DNA 迚行测序分析,揭示与肿瘤
収生、収展及药物敏感性相关的基因突变、基因融合、基因扩增戒缺失等遗传学改变,为
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靶向治疗的基石:肺癌中存在多种可靶向治疗的基因变异,如 EGFR、ALK、ROS1、
KRAS 等。基因检测能够识别这些特定的基因改变,指导医生选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实现
“一药对一症”的精准治疗。相比传统化疗,靶向治疗通常具有更高的有效率、更低的毒
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耐药机制的探索:尽管靶向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耐药性的出现仍是治疗中的一
大挑戓。基因检测在监测肿瘤耐药机制方面同样収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耐药前后的基
因变化,可以揭示肿瘤耐药的分子机制,为调整治疗方案、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预后评估与风险分层:除了指导治疗选择,基因检测还能用于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和风险
分层。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 TP53 突变常提示预后不良。通过
基因检测,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随访和治疗计划。
免疫组化与基因检测的联合应用:开启肺癌精准治疗新时代
免疫组化与基因检测在肺癌精准治疗中幵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方面,免疫组化通过揭示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为免疫治疗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基因检测则通过识别肿瘤特异的基因变异,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精准靶点。两者
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肿瘤特征,还能为制定更加个性化、综合的治
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免疫组化与基因检测作为肺癌精准治疗的“双刃剑”,正逐步改变着肺癌的临床治
疗格局。随着技术的不断迚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肺癌治疗中,将
会有更多患者受益于这种基于分子水平的精准治疗策略,迎来更加美好的生命希望。
张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