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预防:从多角度出发的医疗科普
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虽相对较低,但死亡率却较高, 且预后往往较差。由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 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卵巢癌的预防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一、了解卵巢癌的风险因素
卵巢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了解这些风险因素是预防的第一步。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1. 遗传因素:遗传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部分卵巢癌患者具有家 族病史,且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别是 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突变,会显著增加 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2. 内分泌因素:女性的卵巢反复排卵会对上皮细胞组织造成损伤,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此外,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由于排卵次数增多,也更容易患上卵巢癌。
3.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过度劳累、不按时作息、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 惯,会导致体质变差,增加卵巢癌的发病几率。
4.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石棉、农药、工业化学品等有害环境中,也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 病风险。
二、针对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1. 基因筛查与咨询
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进行 BRCA 基因的筛查。若明确存在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对于有高风险的女性,可考虑在 适当年龄完成生育后,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手术。
2. 健康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
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
力。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
3. 避免有害环境暴露
尽量减少接触石棉、农药、工业化学品等有害物质的机会。若因职业需要必须接触,应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4.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建议 3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 科检查,高危人群如 BRCA 基因突变携带者,应增加检查频率。此外,B 超、CA12-5 等肿瘤 标志物检测也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5. 合理用药
避免滥用含有激素的药物和保健品,特别是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如有需要,应在医生
指导下合理用药。
三、关注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腹部不适、腹部包块、月经异 常、消化系统症状和泌尿系统症状等。因此,女性应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四、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
对于已经确诊的卵巢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是晚期卵巢癌治疗的 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尽可能地切除所有可见的病灶。术后可配合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等多种治疗手段,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
卵巢癌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施策。通过了解风险因素、采取 预防措施、关注早期症状并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卵巢癌的发 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护航!
徐志礼
麻城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