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治疗后,皮肤不良反应应对策略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靶向治疗作为一种精准医疗手段,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
希望。它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打击,同
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然而,尽管靶向药物在治疗上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其伴随的皮
肤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了解并妥善管理这些皮肤问题,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治
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靶向药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
1. 皮疹:是靶向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皮肤反应之一,表现为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出现
红斑、丘疹,严重时可能伴有瘙痒、疼痛甚至破溃。
2. 手足综合征:常见于使用某些抗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患者,特征为手
掌、足底出现红斑、肿胀、疼痛,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脱皮、溃疡,影响行走能力。
3. 皮肤干燥与瘙痒:由于靶向药物可能抑制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从而引发干燥、脱屑及瘙痒症状。
4. 色素沉着与毛发改变:部分靶向药物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面部、颈部等暴露
部位颜色加深;同时,也可能引起毛发质地改变,如脱发、毛发稀疏戒颜色变化。
合理用药与皮肤不良反应管理
1. 早期识别与评估
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皮肤不良反应,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
皮肤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迚行准确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2. 预防性用药
对于已知容易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靶向药物,医生可考虑在用药初期预防性使用外用药物,
如保湿剂、抗炎药膏等,以减轻皮肤损伤。同时,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
和挤压。
3. 对症治疗
皮疹与手足综合征:轻度症状可通过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药膏、尿素霜等缓解;中重度
症状则需考虑口服抗组胺药、非甾体抗炎药甚至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手
足综合征,穿着柔软透气的鞋袜,避免长时间站立戒行走也很重要。
皮肤干燥与瘙痒:加强皮肤保湿是关键,可选择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产品。
瘙痒严重时可外用止痒药膏戒口服抗过敏药物。
色素沉着与毛发改变:这些反应多为可逆性,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患者可通过防晒、使
用美白产品等方式减轻色素沉着;对于毛发改变,可考虑使用假发戒头皮遮盖剂改善外观。
4.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皮肤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医护
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戓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加强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皮肤不良反应的成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皮肤不良反应虽不可避免,但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性用药、
对症治疗以及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其影响,保障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治疗效果。患者与医护人员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戓。
陈华栋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