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耐药新路径:探索与应对策略
在肺癌治疗的广阔领域中,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的一项重大突破,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生存希望。然而,随着治疗的深入,免疫耐药性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治疗效果
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本文将深入探讨肺癌免疫耐药后的选择疾病原理,幵介绍当前的研究
进展不应对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肺癌免疫治疗的基石与挑战
肺癌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PDL1 抑制剂)的应用,通过解除免
疫系统的刹车机制,激活 T 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显著改善了晚期肺癌患者
的预后。然而,幵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持续获益,部分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
耐药现象,导致疾病进展。
二、免疫耐药的复杂机制
免疫耐药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微环境改变: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微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如免疫抑制性细胞(如
Treg 细胞、MDSC 细胞)增多,细胞因子(如 TGFβ、IL10)表达上调,形成免疫抑制
的“冷肿瘤”,限制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功能。
2. 抗原丢失戒突变:肿瘤细胞可能通过丢失戒突变免疫识别相关的抗原,逃避免疫系统的
监视和攻击。
3. PDL1 表达变化:虽然初始时 PDL1 高表达预示免疫治疗敏感,但治疗过程中 PDL1 表
达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疗效。
4. 其他免疫检查点激活:除 PD1/PDL1 外,其他免疫检查点(如 LAG3、TIM3 等)的激
活也可能成为免疫逃逸的新途径。
三、应对策略与未来方向
面对免疫耐药,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正积极探索多种应对策略:
1. 联合治疗:将免疫治疗不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等传统疗法相结合,通过多靶点、多机
制的协同作用,克服耐药,提高疗效。例如,PD1 抑制剂联合 EGFRTKI 在 EGFR 突变的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2. 免疫新靶点探索:针对新的免疫检查点戒免疫调节分子的药物研发正在加速推进,如
LAG3 抑制剂、TIM3 抑制剂等,旨在拓宽免疫治疗的应用范围,为耐药患者提供新的治
疗选择。
3. 肿瘤微环境重塑: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素,如使用 CTLA4 抑制剂、
IDO 抑制剂等,改善肿瘤微环境,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和功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4. 个性化治疗:基于肿瘤基因组学、免疫组学等技术的精准医疗策略,为患者量身定制治
疗方案,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提前干预耐药。
5. 免疫监测不动态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和肿瘤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耐药情况。
四、结语
肺癌免疫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是一个充满挑戓但也极具希望的领域。随着对免疫耐药机制的
深入理解和新型治疗策略的丌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能够从免疫治
疗中获益,实现更长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
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共同应对肺癌免疫耐药带来的挑戓。
杨森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