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的类型:医疗科普与治疗方向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显著 而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肝癌介入治疗的类型,从疾病治疗方向出发,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 介入治疗方法及其适用情况,旨在为患者和公众提供科学的医疗知识。
一、肝癌介入治疗概述
肝癌介入治疗是指通过非手术手段,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肝脏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和全身化疗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 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二、肝癌介入治疗的主要类型
1.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TACE 是目前肝癌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 入肝动脉,使药物在肿瘤局部达到高浓度,同时阻断肿瘤的血供,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 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TACE 适用于肝癌患者局部较集中、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情况,尤其是 对于多发性或巨大肝癌具有显著疗效。
2. 射频消融术(RFA)
RFA 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 穿刺将射频针插入肿瘤内部,释放高频电流,使针尖周围的组织温度升高至 60-100℃,从 而杀死肿瘤细胞。RFA 适用于肝癌小于 3cm 的早期病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对于较大或位置较深的肿瘤,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
3. 微波消融术(MWA)
MWA 与 RFA 类似,但利用的是微波产生的热能来破坏肿瘤组织。微波消融具有加热速度 快、穿透力强的特点,适用于肝癌较大或位置较深的病变。通过经皮穿刺将微波天线插入肿 瘤内部,释放微波能量,使肿瘤组织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温,从而实现消融治疗。
4. 放射性微粒子介入治疗
放射性微粒子介入治疗是将放射性微粒子(如钇[90Y]微球)注入肝癌部位,通过辐射来 消灭癌细胞的方法。这些微粒子能够精准地定位到肿瘤组织,释放射线直接摧毁癌细胞,而 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钇[90Y]微球等新型放射性微 粒子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5.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HIFU 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聚焦产生高温,杀死肝癌细胞的治疗方法。通过体外超声波聚焦
装置,将超声波能量聚焦于肿瘤内部,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至足以杀死癌细胞的程度。HIFU 适用于肝癌较小、位于表浅部位的病变,具有无创、可重复治疗的优点。
6. 腹水引流和消融术
对于有腹水的肝癌患者,腹水引流和消融术可以作为一种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治 疗方法。通过导管引流腹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结合消融技术(如 RFA、MWA 等) 对腹水中的癌细胞进行杀灭,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三、治疗方向的选择与评估
肝癌介入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肿瘤大小、数量、位置、血管供应等因素综 合考虑。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方面的 检查,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治疗。同时,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结语
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 同类型的介入治疗方法,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 供安全、有效的治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治疗前应 进行全面评估,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姚涛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