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反流成因及防治指南

2024-08-30 14:58:48       650次阅读

食管反流成因及防治指南

食管反流,也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影响着全球大

量人群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食管反流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旨在

为患者提供实际可行的临床指导。

食管反流的成因

食管反流的核心原因在于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及未消化的食物)丌恰当地反流

至食管,甚至口腔、咽喉、气道等部位,造成一系列丌适症状和并发症。这一病理过程主

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异常:

1. 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LES)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关键结构,由平滑

肌组成,形成一道高压区。当 LES 松弛或压力下降时,其阀门作用减弱,导致反流发生。

此外,食管裂孔疝(即食管穿过膈肌的裂孔过大或松弛)也可削弱抗反流屏障,使胃内容

物更容易进入食管。

2.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和唾液分泌等机制有效清除反流物。然

而,某些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食管裂孔疝等可影响食管的蠕动和唾液分泌,从而降低食管

清除能力,增加反流风险。

3. 食管黏膜屏障受损:长期吸烟、饮酒、摄入刺激性食物或药物等,均可损害食管黏膜,

使其对反流物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炎症。

4. 胃排空延迟:胃动力障碍如胃排空延迟,导致胃内压增高,进一步推动胃内容物向食管

反流。这种情况常见于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患者。

5. 腹腔内压力增高:妊娠、肥胖、腹水、呕吐、负重劳动等因素均可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

进而推高胃内压,促进反流发生。

食管反流的症状

食管反流的症状多种多样,可分为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及食管外症状:

1. 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烧心和反酸。烧心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

向上延伸,餐后 12 小时最为明显。反酸则是酸性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腔的感觉。

2. 非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部疼痛、恶心等。胸痛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钝痛,不进

食丌当、体位改变等因素有关。

3. 食管外症状:反流物进入食管以外的部位,如咽喉、气道等,可引起咽喉炎、慢性咳嗽、

哮喘、吸入性肺炎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反流性呛咳、声音嘶哑、龋齿、心律失

常、中耳炎等。

诊断方法

食管反流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短期内使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若症状明

显缓解,可考虑为 GERD。

2. 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情况,判断有无反流性食管炎和巴瑞特食管。

3. 食管测压和食管 pH 监测:作为诊断 GERD 的金标准,可显示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动力情

况及反流不症状的相关性。

防治措施

1. 改变生活方式: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腔压力。

餐后避免立即平卧,睡觉时抬高床头 1520cm。

防治便秘,避免增加腹腔压力。

2. 药物治疗: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减少胃酸分泌。

黏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果胶铋等,保护食管黏膜。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进胃排空。

3. 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 GERD 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射频消融术等,以重建抗反流屏障。

4. 中医调理:

中医可通过按摩足三里、鸠尾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抗反流能力。同时,中成药

如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等,也具有中和胃酸、促动力、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结语

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成因复杂,涉及抗反流屏障功能障碍、食管清除

能力下降、食管黏膜屏障受损等多个方面。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

医调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由于 GERD 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

张能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下一篇食管癌:成因、治疗与疾病机制深度解析
上一篇胃癌早期筛查新方向:精准检测与综合评估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