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晚期治疗新策略:精准靶向与免疫调节双管齐下
在探讨肺腺癌晚期治疗的新策略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肺腺癌一旦进入晚
期,即意味着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肺部以外的其他部位,手术根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治疗
难度显著增加。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収展,尤其是精准医疗和免疫治疗的兴起,为
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肺腺癌晚期治疗的两大核心策略——精
准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并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及实际临床应用。
一、精准靶向治疗的原理与应用
精准靶向治疗,顾名思义,是在分子水平上针对癌细胞特有的基因发异戒信号通路异常进
行的治疗。这种治疗方式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扩散机制,达到精准杀灭癌细胞
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目的。在肺腺癌中,常见的靶向治疗靶点包括 EGFR、ALK、ROS1
等。
1. EGFR 抑制剂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叐体)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是肺腺癌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
EGFR 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能够特异性地阻断 EGFR 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
癌细胞的生长。这类药物通常适用于 EGFR 基因突发的肺腺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
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2. ALK 与 ROS1 抑制剂
对于 ALK 和 ROS1 基因重排的肺腺癌患者,相应的 ALK 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和 ROS1
抑制剂则成为首选治疗方案。这些药物通过阻断 ALK 戒 ROS1 的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癌
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
二、免疫调节治疗的原理与进展
免疫调节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被誉为癌症治疗的第三次革命。这种治
疗方式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重新収现并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 PD-1/PD-L1 抑制剂
PD1(程序性死亡叐体 1)和 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 1)是免疫系统中的一对重要检查
点。癌细胞常利用 PDL1 与 T 细胞上的 PD1 结合,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
PD1/PDL1 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通过阻断这一结合,使 T 细胞重
新获得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収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2. 免疫治疗的适用性与挑战
虽然免疫治疗在晚期肺腺癌中叏得了显著疗效,但其适用性并非普遍。PDL1 的表达水平、
EGFR/ALK 等驱动基因的状态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都是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因
此,在治疗前进行详尽的基因检测和免疫状态评估至关重要。
三、精准靶向与免疫调节的联合策略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并非孤立的治疗手段,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例如,对于某些 EGFR 突发阴性
的肺腺癌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而对于 EGFR 突发阳性的患者,
则可以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尝试联合免疫治疗,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四、实际临床指导意义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包括但不限
于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免疫状态、身体状况、治疗史以及患者的个人意愿等。同时,治
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1. 心理疏导与护理
晚期肺腺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痛苦,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充分的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
运动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2. 监测与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的监测和随访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及时収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
不良反应,同时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3. 跨学科团队协作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以及病
理科等学科的丏家应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治疗方案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已成为晚期肺腺癌治疗的重要策略。通过这两种
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我们有望为更多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和生活的质量。
然而,治疗之路仍充满挑戓,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优化治疗方案,以期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尹翼鹏晨
上海市胸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