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管理:从了解到应对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且日益重要的治疗手段,正逐渐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占据一席之 地。它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没有风险,其激活的免疫系统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误伤正常组 织,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irAEs)。本文旨在科普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管理策略,帮助 患者及家属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过程。
一、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免疫治疗的核心在于激活或恢复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癌细胞。 根据治疗机制的不同,免疫治疗可分为免疫增强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两大类。前者通过注射 疫苗、使用非特异性抗原等方式提升机体免疫力;后者则通过抑制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减 少炎症反应和损伤,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肿瘤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是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它们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增强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irAEs)广泛涉及皮肤、内分泌、胃肠道、呼吸、肝脏、心脏等多个系 统,其严重程度和发生时间各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irAEs 及其管理策略:
1. 皮肤不良反应
- 表现:红斑、皮疹、瘙痒等,其中发疹性药疹最为常见。 - 管理:轻中度皮肤 irAEs 可通过局部润肤剂、抗组胺药等对症治疗;严重时应停用免疫 治疗,并请皮肤科医师会诊,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皮肤护理需注意保护皮肤完整性、 避免感染、减少刺激,并适当防晒。
2. 内分泌不良反应
- 表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垂体炎等。 - 管理:治疗前、中、后期监测内分泌功能,出现症状时及时评估并调整治疗。甲亢患
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甲减患者需补充甲状腺激素。
3. 胃肠道不良反应
- 表现:腹泻、腹痛、肠炎等。 - 管理:轻度肠炎或腹泻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使用止泻药等;症状严重时需
停用免疫治疗,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4. 肝脏不良反应
- 表现:转氨酶水平升高,少数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 - 管理:定期监测肝功能,轻度升高且无症状者可继续治疗,但需密切监测;严重肝毒
性需停用免疫治疗,并进行激素治疗。
5. 心脏不良反应
- 表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等,虽罕见但致死率高。
- 管理:明确心脏并发症后应立即停用免疫治疗,进行支持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停止免疫治疗可能不会立即逆转心脏毒性,需由肿瘤学专家和心血管专家共同评估决定。
6. 呼吸道不良反应
- 表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与免疫相关性肺炎有关。 - 管理:密切观察症状,轻微者可暂停免疫治疗并随访;症状持续且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并永久停用免疫治疗。
三、不良反应的管理原则
1. 密切观察与评估:定期检查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并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 度。 2. 分级管理: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1 级-2 级 irAEs 可继续治疗或暂停后 恢复;3 级及以上 irAEs 需住院治疗,并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3. 多学科协作: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需要肿瘤科、内分泌科、心血管 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4. 患者教育与沟通:加强患者及家属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认识,教育其识别并报告不良 反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四、结语
免疫治疗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其不良反应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 节。通过密切观察、及时评估、分级管理和多学科协作,我们可以有效管理免疫治疗的不良 反应,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 度和依从性,也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 导。
黎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