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病人各阶段的心理护理:确定癌症诊断时的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其确诊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冲击。面对这一突 如其来的打击,患者往往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 还可能对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患者确定癌症诊断的初期,提供及时、 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在确定癌症诊断 时的心理护理策略,以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提供参考。
一、确定癌症诊断时的心理反应
当患者首次得知自己患有恶性肿瘤时,其心理反应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见的心理 反应包括:
1. 震惊与否认:患者往往对诊断结果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怀疑医生是否误诊。这种心理反 应是患者面对重大打击时的自然防御机制,旨在暂时缓解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2. 恐惧与焦虑:随着对诊断结果的逐渐接受,恐惧和焦虑情绪逐渐浮现。患者担心疾病的 进展、治疗的痛苦、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可能的死亡等。
3. 愤怒与无助:部分患者可能会将愤怒情绪指向自己、家人、医生或命运,感到自己为何 会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同时,面对疾病的无情和治疗的复杂性,患者也可能感到无助和绝 望。
4. 悲观与绝望: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悲观和绝望的 情绪。他们可能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二、心理护理策略
针对恶性肿瘤病人在确定癌症诊断时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和家属应采取以下心理护理策略:
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让患者 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性和关怀。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打 下良好的基础。
2. 提供信息支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案、预后情况以及可能 出现的副作用等。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这有助于患者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3. 情绪疏导与安慰:面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愤怒和绝望等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 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倾听患者的诉说、表达同情和关怀、鼓励患者发泄情绪等方式,帮 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重拾生活信心。
4. 心理干预与治疗: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或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5. 家庭与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同时,也 可以引导患者加入相关的患者支持组织或社区团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从而 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三、结语
恶性肿瘤的确诊对患者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护 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共同努 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支持、充满希望的康复环境。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恶性肿瘤的预 防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陈泉全
鄂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