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基于疾病原理的深度科普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对 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肺癌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 法及治疗手段等方面,为读者全面解析这一疾病。
一、肺癌的病理生理机制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吸烟是肺癌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亚硝胺、苯并芘等,这些物质长期作 用于支气管黏膜,导致细胞 DNA 损伤、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细胞恶性转化。此外,空气污 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也在肺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肺癌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包括鳞癌、腺癌、大细 胞癌等多种亚型。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生长方式、转移途径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准 确的病理诊断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肺癌的临床表现
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 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短等。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时,还可能引起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肺癌特有,也可能见于其他呼吸系 统疾病,因此,仅凭临床表现难以确诊肺癌。
三、肺癌的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 信息。
1.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检查是肺癌筛查的常用方法,但因其分辨率有限,易漏诊早期肺 癌。胸部 CT 检查因其高分辨率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成为肺癌诊 断的重要手段。PET-CT 检查则通过示踪剂标记肿瘤细胞代谢活性,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及 评估肿瘤分期。
2.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 镜等方式获取肺组织标本,经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癌细胞,从而确诊肺癌。 此外,对于痰中带血的患者,还可通过留取痰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查找癌细胞。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 等,虽然不能直接确诊肺癌,但其异常升高可提示肺癌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
四、肺癌的治疗手段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及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主要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完全切除肿瘤病灶及周 围受累组织,有望达到根治目的。
2. 放疗和化疗: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放疗和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 灭肿瘤细胞,化疗则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靶向治疗:针对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如 EGFR 突变者,可采用靶向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或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4.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 系统来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五、结语
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 重要。通过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可以实现对肺癌的 准确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对于存在肺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及时 发现并干预。此外,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是预防和控制肺 癌的重要措施。
郭金栋
上海市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