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基础知识:从原理到认知的医疗科普
肿瘤,作为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及防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肿瘤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为读者普及肿瘤的基础知识,以期提高 公众对肿瘤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一、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根据肿瘤 的生长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 界清晰,有完整的包膜,一般不发生转移,对机体危害较小;而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边界 不清,易侵犯周围组织并发生远处转移,对机体危害极大。恶性肿瘤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 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则称为“肉瘤”。
二、肿瘤的形成机制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具体来说,肿瘤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突变: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些突变可能是由于遗传因 素,也可能是后天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等导致的 DNA 损伤。突变基因 可能影响细胞生长、分裂的调控,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机制。
2. 细胞增殖失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而肿瘤细胞则失去了这种控制, 获得了持续增殖的能力,不受正常细胞周期调控的限制,导致细胞不断增殖形成肿瘤。
3. 抑癌基因失活与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当它们因突变 而失活时,细胞的肿瘤抑制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相反,癌基因则是一类能够促 进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基因,当它们发生突变或过度表达时,会促进细胞无限制地增殖。
4. 细胞凋亡抑制:正常细胞在受损或老化后会通过程序性死亡(凋亡)的方式被清除,而 肿瘤细胞可能获得了抵抗凋亡的能力,即使在 DNA 受损或其他细胞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存活 并继续增殖。
5. 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肿瘤细胞能够促进新血管的形成, 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这一过程称为肿瘤血管生成。
6. 局部组织侵袭和远处转移:肿瘤细胞可能具有侵袭周围组织的能力,并通过血液或淋巴 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肿瘤。
三、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肿瘤的症状因其类型、部位及生长速度而异,但一般可表现为肿块、疼痛、出血、溃疡、梗 阻等症状。早期发现肿瘤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肿瘤的诊断主要包括病理学诊断、分子标记物诊断、影像学/内窥镜诊断及临床诊断等多种 手段。其中,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切片或细胞学涂片观察细胞形态和 结构变化,以确认肿瘤的性质。
四、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肿瘤的预防应采取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包括去除肿瘤发病诱因、改变不 良生活习惯、合理营养膳食结构等;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定期健康 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三级预防(综合治疗与康复),对确诊 的肿瘤患者进行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 体治疗方案需结合肿瘤性质、分期和患者全身状态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五、结语
肿瘤作为一种复杂多变的疾病,其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普及肿瘤的基础知识, 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挑战。同时,倡导健康的 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也是预防肿瘤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携手共筑健康防线,共 同守护生命的美好。
王冬常
宣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