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基础知识:了解疾病原理,守护健康防线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肿瘤作为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及防治策略一直是研 究的热点。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肿瘤的基础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 疾病,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
一、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简而言之,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根据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性和生物学特性,我们将其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 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有包膜包裹,通常不会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而恶性肿瘤, 即通常所说的“癌症”,则具有快速生长、边界不清、易侵犯周围组织及发生远处转移的特 点。
二、肿瘤的形成机制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相 互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形成机制:
1. 基因突变: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些突变可能由遗传因素引 起,也可能由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等导致。突变基因可能影响细胞生长、 分裂的调控机制,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控制。
2. 细胞增殖失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严格的调控,而肿瘤细胞则失去了这种控制, 获得了持续增殖的能力。这种失控的增殖导致细胞数量不断增加,最终形成肿瘤。
3. 抑癌基因失活与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当它们因突变 而失活时,细胞的肿瘤抑制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肿瘤的形成。相反,癌基因则是一类能够促 进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基因,当它们发生突变或过度表达时,会促进细胞无限制地增殖。
4. 细胞凋亡抑制:正常细胞在受损或老化后会通过程序性死亡(凋亡)的方式被清除,而 肿瘤细胞可能获得了抵抗凋亡的能力,即使在 DNA 受损或其他细胞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存活 并继续增殖。
5. 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肿瘤细胞能够促进新血管的形成, 即肿瘤血管生成,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三、肿瘤的诊断与分期
肿瘤的诊断依赖于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包括病理学诊断、分子标记物诊断、影像学/内窥 镜诊断以及临床诊断等。其中,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切片和细胞学涂 片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肿瘤的分期则用于描述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最常用的分期系统是 TNM 分期系
统。T 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及浸润程度;N 代表淋巴结受累情况;M 代表有无远 处转移。根据 TNM 分期结果,可以将肿瘤分为 I、II、III、IV 期,分别对应早期、中期、晚 期和终末期。
四、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肿瘤的预防策略主要包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 三级预防(肿瘤的治疗)。一级预防强调去除肿瘤发病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 酒、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二级预防则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癌前病变和早期肿瘤。三级预防则侧重于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 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治疗方案的制定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结语
肿瘤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及防治策略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通过了解肿瘤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 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筛查, 都是降低肿瘤风险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自己的健康防线。
王冬常
宣钢医院